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,在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新闻发布会后表示,12月13日~16日召开的上述推进大会将发布3项联盟标准,此后将共有17项联盟标准陆续出炉。
按照工信部的规划,到2020年,中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;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、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、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占有率达到50%以上。
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统计数据,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发展,年销量连续第三年位居世界首位,并超越整个欧洲市场销量总和。
不过,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,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不健全。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《2016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《白皮书》)显示,我国在机器人方面缺乏行业标准和认证规范,势必造成质低价廉的恶性竞争。
一方面,企业在设计产品时缺乏统一的物理安全、功能安全、信息安全等指标,技术尚未成熟便抢先上市,导致国产机器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;另一方面,行业进入门槛低,部门企业未找准产品定位便盲目投入,忽略技术研发,产品以组装为主,造成大量低端产能。《白皮书》也提到,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
宋晓刚还补充道,上述提到的17项联盟标准算是行业自律性的标准。而涉及到安全、环保等方面则需要在今后匹配一些强制性标准,强制性标准一定是国家标准。在宋晓刚看来,一些行业标准在发布后,如果完全符合国家层面的相关要求,也有进一步上升到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可能。
友情提示,2吨随车吊、3吨随车吊、5吨随车吊、6吨随车吊、8吨随车吊、10-20吨随车吊的更多信息在www.ysdyc.com当中可以找到